目录
学术论著
采空区隐蔽火源探测及声学法煤温感知新技术探讨郭军;李帅;蔡国斌;李睿涵;金彦;5-11
竖井消能工折板压强及脉动特性分析杨乾;杨庆华;12-18
综合管廊燃气舱结构形式对燃气爆炸超压的影响夏微;高魁;乔国栋;田宇;周云权;19-23
安全联锁设备SIL验证中的参数估计偏差分析李敏睿;王海清;姚竣瀚;毛奇;24-29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动态预测的Bootstrap-Lee-Carter模型王威;丛旭;武佳佳;马东辉;30-35
受限空间环境压力对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影响张青松;刘添添;赵洋;36-40
考虑脉动风下弓网离线影响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可靠性分析朱鹏宇;万后林;张鹏;41-45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与技术
基于覆岩破坏传递的超前自卸压区影响宽度研究席杰;王兆丰;陈金生;李学臣;李艳飞;马雄伟;46-51
煤吸附硫化氢混合气体的试验研究孙维吉;马杨奇;姜涵文;秦冰;梁冰;52-57
频繁矿震下临近建筑物结构疲劳损伤及安全选址研究王凯旋;胡萍;周建新;58-64
基于AHP-TOPSIS法综合评判的保护层开采选择张毅;刘勇;江成玉;王沉;金云灿;65-71
连续起伏管道投产过程中的气相运移研究陈思杭;李旺;冯亮;杨起;李晓平;宫敬;72-78
深水隔水管系统安全作业窗口分析陈锟;黄剑;冯超;韩雪莹;韦明吉;夏成宇;79-84
软土沉降位移作用下大口径管道轴向应力状态研究季蓓蕾;刘啸奔;江金旭;易斐宁;武学健;刘玉卿;张宏;85-90
加载条件下不同埋深原水管道受力特征模型试验孙鹏飞;汪磊;91-97
强震区跨断层隧道纤维混凝土衬砌抗震效果分析安栋;刘天旺;郭艳军;98-103
考虑滚动阻抗的线性接触模型离散元宏细观参数敏感性研究马少坤;黄骁;韦榕宽;刘莹;段智博;104-110
考虑随机误差的软土基坑沉降趋势分析及预测苗兰弟;任庆国;111-116
急上高原人员疏散速度修正的台阶试验研究崔鹏;王明年;于丽;段儒禹;李春荟;何佳银;117-122
盾构隧道内大客车人员下车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谢宝超;楚坤坤;赵家明;徐志胜;鲁志鹏;张忆;123-129
抽出式通风机数量对地铁区间隧道通风排烟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朱祝龙;赵亚平;宫宇;田峰;130-135
考虑行为特征的人群疏散模拟研究孙倩倩;郭仁拥;于涛;杨海东;136-142
复合型水雾抑尘剂作用机理与优选方法研究李明;赖慧楠;关子杰;仇林玲;143-148
基于光散射法粉尘个体监测仪研制付士根;亢永;王庆;149-15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认知性VDT作业过程解析廖斌;吕思思;冯海芹;154-160
安全信息学视域下安全舆情演化及引导策略研究张桂蓉;雷雨;吴超;赵维;161-166
基于SEM的城市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李沂蔓;司俊鸿;王永建;程根银;耿兴银;李林;167-172
溜石坡崩塌体运动过程与防治措施研究李壮;杨志全;朱颖彦;雨德聪;173-179
基于二维灰云模型的LNG动力船航行过程风险推理朱清华;胡甚平;田力;李文晶;180-186
基于事故分析的公路限高门架警告标志优化设置赵建有;徐舸;韩万里;谢伟国;李斌;187-192
信息与动态
中国安科院与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
57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来中国安科院调研座谈
71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业务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78
应急管理部启动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督导核查
135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总结评估视频会议
142
首届中国-东盟灾害管理高官会举行
160
黄明在应急管理部党委会部务会上强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采取强有力硬措施防控重大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
172
书评
基于安全教育的校园应急治理机制建设策略——评《校园应急管理》陈艳;193-194
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与完善措施探索——评《中小学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王献甫;195-196
“大荣法则”带给企业安全管理的启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企业对高水平安全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专题征稿启事
197